子来说,每件合格军粮的毛利是五个分子,刨去人工,能赚到三个左右,以她们两人的速度,一天至少能制做两百个,那就是600分,每人能分得300,而寻常女子的散工标准一天只有90分,300已经是一个优秀的男工能赚到的最大数目了,这么一比较,自然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可相对来说,竞争也大,因为它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能在口味搭配上下功夫,做出人人喜欢的口粮,才能获得更大的订单,当然还有质量。
等到一大锅子米饭和熟菜全都做完,已经到了下学的时刻,楼层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嘻闹声,两个女人站起身,看着楼梯口的方向,不多时,几个穿着短衣的小孩手拉手出现在视线中。
“娘!”三个孩子一齐喊,两个年龄相当的,一个是应娘子的独子狗蛋,一个是李谦的长子李偘,稍小一点的则是次子李俣,都在离家不远的第十七学堂上学。
“瞧瞧,跑了一头的汗。”
应娘子笑着拉过儿子的手,为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李偘和李俣则双双走到母亲的身前,向她问安,李娘子一扳一眼地问他们学堂的情况,让应娘子有些羡慕,倒底是大户人出身,就是不一样。
“夫子今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