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考进士,其实不像杜中宵前世想的那么艰难。正是因为如此,杜中宵才敢坚定地走上这条路。
把范镇送的《赋格》小心收好,杜中宵拱手道:“日后学生有不解之处,还请知县相公指教。”
范镇点头:“你若是用心向学,那自然是应该的。”
杜中宵连连道谢。范镇本是蜀人,年轻时得当时的cd知府薛奎知遇,带到京城,一直在馆阁读书多年,颇有名气。直到本届才参加科举,人人都视为状元之才,只是他心高气傲,才把到手的状元拱手让出。这种人物肯指点一番,是多少求也求不来的。
讲过科举的事情,范镇才随口问道:“我听通判官人讲,你有个从酒糟里制酒的法子?”
“不错。小的偶然从一个游方道人那里,学不此法,可以从酒糟中滤出酒来。”
范镇道:“既有此法,现在每天能制多少斤酒?”
“回相公,学生家里每日从‘姚家正店’收买酒糟,可制一二百斤。”
听到这里,范镇忽然微微一笑:“你从酒糟里滤酒来卖,可曾交税不曾?”
杜中宵一愣,过了一会才尴尬地道:“不瞒官人,如此制酒官府没有律条,并不曾专门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