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环节。应天以实不以文,这中间的内涵杜中宵曾经仔细推敲过,哪些是文,哪些是实。概括来说,天降灾祸反应人政不修,当以恐惧之心而修时政,此为应天以实。而祈禳作法,不修人政,则为应天以文。这题目出来,实际反应了此时朝廷的心态,即对过去几年政治的不满,潜意识里倾向于改革了。
《顺德者昌论》与赋一脉相承,强调了改革内政的重要性,内修德政,则天下太平。
看这题目,杜中宵第一想到的就是庆历新政。殿试题目由皇帝本人选出,不用问,此时皇帝已经有了改革朝政的想法,全国即将迎来一场大变革。实际上殿试题目一公布,观礼的大臣都心知肚明,有的言官已经开始称颂皇上圣明了。
猜中了题目,赋、论的难点杜中宵早已提前解决,此时就是组织语言,以最好的句子把以前就已成熟了的想法写出来。只是杜中宵求功名心切,谨慎求稳,不敢涉及西北的和战之争,只是以历史上的灾异事件作比,尽量避免现实的政治事件。这样四平八稳,却也失去了拔尖冒头的机会。
赋论一气呵成,杜中宵检查再三,并无差谬。感慨地微叹口气,这就是自己的最高水平了,不知最后能中几等。其实《顺德者昌论》,或者类似的题目,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