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大海恭声道:“回相公,小的到了永城,四处察访,并没有听说衙门收税扰民。那里小民不只是无抱怨,对永城知县杜中宵还一片称颂之声,甚至有人要为他立生祠呢!”
“怎么可能!”听了这话,夏竦不由按住了桌子。“地方为官收税最难,自我入仕,自一县主簿做起,还从来没有听说收税不扰民的。你莫不是漏了行藏,被杜中宵蒙蔽了吧?”
蒙大海叉手:“小的得了相公吩咐,分外小心,绝无人看破小的身份。永城商贾众多,小的只扮作州里去的行脚商人,四处探听,走了许多村庄,打听到的都是实情。”
夏竦眯起眼睛,看着蒙大海,过了好一会,才道:“那你说一说,到底怎么回事。这个杜中宵少年进士,为了考课,提前一个多月完税,是如何做到的?”
蒙大海理了理思 绪,才拱手道:“相公,其实此事并无蹊跷。杜中宵税收上来得早,且百姓均无怨言,只因一件事。——他免了县里各种支移、折变、消耗之类,只收正税和杂钱。如此一来,百姓相比往年少交一半有余,自然踊跃交税,而且也不会有怨言。”
夏竦看着蒙大海,目光犀利起来,沉声道:“支移折变诸类杂税,可不只是永城县里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