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此事并没有什么万全之法,只能因地因时而变。也正是因为如此,凡是正将军将押送纲船,只装八分,剩下的两分装他们的私货。这两分私货若是经营得当,实际该赔得起才对。”
话虽这么说,心中也是为这位沙宝难过。汴河上的纲船,从来都是装八分官物,两分私货,这两分私货还是免税的。头脑精明的押运者,能够选对货物,两分私货其实可以赚不少钱。积攒下来,纵然偶有失手,也不至于倾家荡产。这位沙宝,想来没有什么商业头脑,一次沉船就赔付不起。
杜循第一次听说纲船原来可以装私货,问明白了,对沙宝的同情心也就淡了。这人既然没有做这事的头脑,又何必接这种差事。
柴信家里,浑家准备了几个菜,柴信与沙宝相对而饮。
酒过三巡,柴信道:“哥哥,你押船非止一次,怎么就遇到这种倒霉事情?再者说了,纲船上向来要装商家私货,船沉了,他们该一起赔付才是,怎么落得这么狼狈?”
沙宝叹了口气:“有什么办法?此次不同以往,船上的私货是知州相公家里的。船沉了,怎么可能让知州相公赔付?他家的货物,不让我等赔付,已是万幸!”
柴信一怔,急忙问道:“怎么会装知州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