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风雨大宋 > 第43章 自有人买
些外地商人实在难做得很。若是有外地商人的工场建起来,必不会再出今年这样的事。”

    听了这话,杜中宵觉得惊奇:“你们的本钱足么?两处工场,要几千贯本钱。”

    石标义连连点头:“虽然不易,大家凑一凑,总能凑出来的。”

    几个汾州乡下的土财主,能拿出几千贯钱现钱,杜中宵一万个不信。再三盘问,才知道石标义和柯振兴两人只是代表,是一群贩运河东路毛皮的商人。他们不敢跟并州的鞣皮商会闹翻,便私下串连,想借着这次机会,获得官府支持,建一处能够跟原来工场抗衡的工场起来。

    汾州在并州南边,地处要道,养羊的又多,是以推了那里的商户出头。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汾州地近大通监,新钱发行之后,他们得了地利,手中的现钱最多。现在并州汾州一带,最赚钱的生意除了贩运毛皮,另一项就是从大通监换新铁钱。由于新铁钱的需求太大,大通监制的铁钱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在交城买制钱原料,如锡之类的物资。

    由于钱法混乱,再是有钱的员外,其实手中的现钱都不多。新铁钱出来之后,由于制作精良,没有盗铸,受到民间的欢迎。很多商户做生意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喜欢收现钱。

    详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