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带过兵,想不出要怎么充分发挥火枪火炮的威力,只能作为特殊的弓弩石砲,补充进现有的军队里。
陶十七在相州监制的火枪火炮,完全依杜中宵在火山军造出来的形制,都是小炮,威力不强。要编入禁军的时候,遭到了三衙的抵制。火枪威力虽然不弱,但与现在的战斗阵形不兼容。
临战时,弓弩手大多是曲射,进行面覆盖,火枪在这种阵形里没有位置。禁军的弓弩手都是精挑细选的,身形高大,拉力惊人,常年训练甚至很多人的左右手不对称。他们已经习惯了弓弩,换上火枪,反而发挥不出威力。由于填装火药和子弹的时间过长,禁军试的火枪阵的火力密度,与弓弩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现有弓弩手的身体和训练习惯已经针对弓弩定型,换了火枪,两手都不协调,完全不能使用,只能招新兵。禁军的员额有限制,三衙一致认为,火枪对禁军没用。
火炮虽然有用,但威力太小,守城有余,攻城不足。三衙的态度,就是多制火炮,用于守城。至于野战部队,他们还没有发现火枪火炮的好处,上下都排斥。
因为杜中宵在京城演示过火枪火炮的威力,又有唐龙镇胜利的战功,从皇帝到中书,对这种新式武器都感兴趣。一边在相州大量制造,一边压着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