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里。在河北岸开店铺的人家欢欣鼓舞,一起夹道观看。看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下,到了渡口那里,上了渡船过河,不由一起顿脚:“唉呀,怎么这么急就过河去了!在我们这里,吃碗酒饮杯酒也是好的!”
另一边的人道:“对岸铁监已经建好了房屋,他们自然到那边收拾了住进去。何必心急?他们安顿下来之后,少不了到我们这里寻吃的喝的,只要有人,还怕没生意么?”
此时正是澧河涨水的时节,这一带河道弯曲,水流平缓,是天然的渡口。渡口的北岸,是民间建的各种店铺,以何员外的酒楼为中心,沿着河边的一条大道分布。渡口的南岸,则是铁监的营房,并不沿河分布,而是成方形,向南绵延。
走在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看着两边的房屋。都是三间正房,带一个小院子,齐齐整整,如同划出来的棋盘一般。房子都是用砖瓦盖成,与此时乡间常见的夯土草房迥然不同,看着就舒心。
身材高瘦的童安路喜道:“没想到这里盖的营舍如此整齐,想来是给我们住的了。听说春天到唐州营田的,都要自己盖房,自己修路,却是不如我们。”
一边的连阿爹懒洋洋地道:“你如何就知道是给我们盖的?这样整齐的营房,依我看,只怕是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