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没有高山阻隔,变化平稳,天然适合各种地理、气候条件下植物品种的培育。不只是棉花,营田务统一组织,选了许多作物品种,在特设的试验田里培育。数年之后,将会有大量优良品种出现,甚至会改变从中原到荆湖的种植格局。
这种事情,一靠持续不懈地努力,还要靠一定的运气。运气好了,一两年就能得到性状优良且遗传稳定的良种,运气不好,几十年也有可能。但这么多作物同时选种,可以肯定的是,十几年后会有一个良种的集中爆发期。有多少在杜中宵任期内出来,那就难说得很了。
听杜中宵介绍了营田务现在的情况,张昷之道:“现在有一桩难处。营田厢兵以前多是拉纤,不事稼穑,很多人只怕连五谷也分不清楚。让他们开田种稻,只怕到时不知农事,种得不如人意。”
杜中宵道:“前年在唐州开田的时候,已经碰到过了。从那时起,营田务便就设了农师,自己编了册子。除此之外,各州县的营田务都允许本地百姓投充,到时可以教导。”
说到这里,杜中宵吩咐一个吏人,去取了几本册子来,交给张昷之。道:“这是营田务编的关于农事的册子,如果学得好了,可以做农师。官府分给职田,两税之外免役,每乡一人,隶劝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