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员外和蒋员外等人,离了渡向码头,四处观望,口中道:“前些日子,四处揭榜,说是常平司在樊城开了什么货场,煞是热闹。怎么到了这里,却不见影子?”
蒋员外道:“榜上不是写着,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我们只管到那里去看。”
车站现在是樊城地标,几个人不知道来了多少次,不用问路,径直向那里行去。
越接近车站,人流越是拥挤,热闹起来。到了离着车站约摸一里远的地方,一大片空地,此时被围了起来,高高结了一个彩楼。几人走上前,见彩楼上高高挂了一块匾,上写六个大字:“樊城百货商场”。
康员外对蒋员外笑道:“这里好大口气,竟然敢说百货。里面真有那么多货物么?”
一边说着,一边与几个员外一起,进了商场里面。
杜中宵给这个地方起名字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心思 。想着既要突出特色,又要有古典韵味,煞是费了苦心。后来想起,这里其实与后世的百货商场类似,这个年代应该叫什么呢?耗费了无数脑胞,最后才蓦然发现,其实商场就是最合适的名字。
这个时代,进行商业活动的地方本来就叫场,沿边榷场、茶场盐场,诸如此类。官府需要什么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