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道:“度支司下了本路印的钱引数额,前日还用火车运了印钱引的机器来,并运来了作为本钱的铜钱。来问经略,可不可以印钱引了?”
杜中宵道:“应该要印了。胜州地近边疆,用铜钱交易,容易流出境外。不过,钱引事大,不能随便就印。最好有巧手画师,精心制版,除了防人盗印,也容易让百姓接受。”
包拯道:“此事巧了。即将到任的胜州推官文同,便就以书画名世,尤其善于画竹。”
杜中宵没有详细看文同的资历,听了这话,急忙问包拯。
包拯道:“文同是川地永泰县人,皇祐元年进士。天圣进士苏涣为其表叔,对了,其弟苏洵也甚有文名。文同善不但善诗文,还有一手好丹青,尤其善于画竹,特别是墨竹。若是用来刻版,必然极好。”
杜中宵点了点头,把包拯说的理了一遍,虽然想不起历史上有这号人物,他的亲戚倒是有名。苏洵是他表叔,那么苏轼就是他表弟了。突然起来,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好似与苏轼有些关系,莫不是就说这个文同的?有这么个人,还是自己属下,刻个以竹子为题财的钱引版,也是一桩趣事。
河曲路是边路,兵马众多,花费耗繁。偏偏人口少,税收自然更少,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