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文同新画的墨竹,杜中宵道:“好是非常好了,用笔简洁,自有神 韵。推官可与李判官一起让匠人制版。我们河曲路的钱引,正面便用推官的墨竹,反面则用阴山的图。前些日子,我派画匠去沙州画阴山,有图在这里,推官看看如何?”
说完,从案几上抽出一张图画,交给文同。
文同展开,见是一幅远观的山景,想来就是杜中宵说的阴山图。此图与一般的画不同,虽然是用墨笔画成,却不是山水,极有质感,画上好像真的山一样。这个时代已经开始流行文人画,讲究神 韵,而不讲究逼真。逼真的一般是画匠们所画,多用工笔,有一股匠气。这幅阴山图就是如此,用笔虽然简练,工笔画的底子还在。不过文同看着,总觉得哪里不一样,比一般的工笔画看着壮阔。
看了好一会,文同放下对杜中宵道:“经略,不知这幅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要印在钱引上。”
杜中宵道:“我们河曲路,在阴山以南,几州沿黄河而设。钱引上印阴山,用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出自哪里。再一个,这画用的透视画法,技虽不精,却可见阴山之雄壮。”
文同道:“敢问经略,透视又是什么画法?下官精于丹青,向未听过这种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