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不是要在飞洲开发房地产吗?以后肯定需要大量钢材,还不如干脆在飞洲建个钢厂,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收拢钢厂的技术人才和工人。”许茹芸道。
“你这个想法有点意思,但建钢厂不是那么简单的,而且,这些工人未必想要去飞洲。”周强摇了摇头,飞洲不是发达国家,想把人忽悠过去,不容易。
“所以说,咱们更应该把握这个机会,趁着这些钢材工人不得志,让他们去飞洲发展;钢厂待遇好的时候,他们还未必肯去呢。”许茹芸说道。
“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周强扭头,问方文秀。
方文秀沉吟了片刻,道:“我觉得可以考虑。”
“说说看。”
“现在国家开始提倡环境保护,很多污染较大的产业都被查封,钢厂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在飞洲就没有这么多限制了,而且人工和原材料也更便宜,只要把控好质量、找好销路,利润反而要高于国内建厂,而且,在飞洲建厂现在也成了一种趋势。”方文秀道。
许茹芸要比方文秀,更了解周强的规划,道:“周董,您在飞洲的地产规划,可是将近于三个澳门的大小,需要的钢材将十分巨大,足以养活一家钢厂,如果咱们自己建造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