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沸沸扬扬,当时各国全都查的很紧,严厉打击向齐国运粮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的,卖粮给齐国,就相当于私通齐国,即便是说通敌卖国也不为过,所以,当时胆敢走私粮食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在风险太大的情况下,只能说大多数人都是有底线的。
可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要是齐国麦米收获以后,齐国就不缺粮了。
这时,若是有人走私粮食,就不再是私通齐国卖国,而变成了卖粮牟利,不是同一个罪责。
所以,直接向封君们征粮,进行釜底抽薪,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虽然有些勉强,但是毕竟用粟米换麦米,还能说的过去的。
至于封君们愿不愿意的问题···
熊槐直接开口道:“好,此事寡人也以为可行。”
顿了顿,熊槐迟疑问道:“那么百姓手中的麦米呢?贤卿打算如何处理?”
百姓不比封君,江淮的封君一共也就只有那么多,按图索骥,谁也跑不了。可是百姓遍及整个楚国,若是向百姓征粮,不仅百姓不信任,可能会引起恐慌,而且百姓分布广,费力大而没有成效,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不切实际。
楚国的官吏一共才多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