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依照盟约吞并了滕国。
自此,滕国就是我宋国的领土。”
这时,作为宋相的上官大夫开口道:“我宋国攻打滕国,可是经过齐楚两国同意,这才出面教训滕国。否则,滕国的宗主齐国不开口,小小的宋国哪敢进攻强大的齐国的属国呢。”
“这···”翟强本来还有心反驳,但是一听宋国搬出齐国,顿时哑然。
一强一弱之间的对话,自然是谁的刀利就谁有道理,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但是旗鼓相当的二者对话,自然是谁的嘴利就谁有道理,师出有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才是正道。
现在,翟强突然发现他说不过惠盎,面对惠盎的歪理邪说,竟然无法辩驳。
顿了顿,翟强想起齐魏联军,这才有了底气,依然强硬的道:“就算滕国有错,就算宋国伐滕有齐楚两国的支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宋国就可以灭亡滕国,就可以杀害滕君。
滕君乃是天下闻名的仁义之君,我听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像滕君那样的贤者,怎能身死国灭,宗庙不存呢。宋国就算攻破滕国,也应该只是告诫滕君,然后退兵回国,怎能就此灭亡滕国呢。
齐国之所以将宋军从滕城中驱逐,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