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参政知事原本不是什么要职,怎奈李落持中书令,名为参政知事,实则行监管之权,便是凌疏桐,见到李落,也是恭恭敬敬,不敢有半点怠慢,如此一来,反让李落不甚自在,只是皇命难违,唯有作罢。
好在李落本性随和,谦恭有礼,与群臣相处,从未有盛气凌人之举,甚得不少朝臣称赞,只是内中如何,却非是一两日便能理得清楚。
李落入中书令,并未过多参与政事,连日来俱是多看少说,和李落往日行事之风大不相同。
凌疏桐每逢入朝议事之前,都和李落商讨一二,李落也未曾推辞,皆都诚心相待,寥寥几处提议,俱都恰到妙处。
犹是盐税一事,大甘历来都是州府官衙自成定议,收缴盐税再报于朝中,其中藏污纳垢,难以根治,不少人便借此倒卖私盐,更甚者与官府勾结,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在官管诸物之中,最是获利。
李落有念于此,荐与凌疏桐,各州府郡以州中在册百姓为基,从官府盐场领得足额之份。
盐税一应理明留册,各州盐税由朝廷明令地方,府郡官衙先赊与朝廷,待到运回各地后售予百姓,再将所得银钱按账册上报朝廷。
倘若不曾卖出,便留作下年之用,账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