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雄城便是潼关,据《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在地理上潼关也是关中的东大门,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尽管陈锐将这几句军事名言挂在嘴边,但是经过多次攻城陷阵,他对此更有全面深刻的体会。
若有选择,面对潼关天险他只会围而不攻,但问题是潼关城内守城的却是李孝恭,这位战绩上稍逊李靖的将领。
而且城内储粮足可捱上半载,若敌人援军来救,外夹击下,他们将从主动沦为被动。
当然潼关也并非没有缺陷,李阀兵力急速推进,刚刚拿下潼关不久,城内人心不定,加上李渊正猛攻长安,镇守潼关的兵力绝不会太多,一万精兵已是顶点。
但即使这样,陈锐也没大意,经研究商讨后,他们决定采取四面包围,日夜不停轮番猛攻的战略,以瓦解敌人的斗志体力。
大规模攻城,李孝恭想要稳守如此规模的城池,潼关城内必须全军出动。换句话说,陈锐的冀北军可以休息,而潼关城内精兵则没有这福气运道。
而且潼关城内已经被陈锐断绝粮道,又遣军屯河上以断水道,足以令潼关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