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买了她做丫环。身价你们定吧。”哑姑懒洋洋说,说完就不再说话了,显得有些累。
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如果说免费带她走,反倒可能会遇上麻烦,倒不如遵循这个社会的规矩,买走,是大家普遍能接受的。
妇女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哑巴女儿也有人愿意买去做丫鬟,顿时高兴得牙关磕巴,想了想咬着牙报出一个数儿,说女儿的身价少了五十文大钱不卖。
其实她已经做好了讨价还价的准备,五十文人家肯定不答应,那么自己要见好就收,再退让一下,卖三十文都很划算。
想不到面前的小女子想也不想就点了头,示意兰草拿钱。
兰草从兜里掏出一两银子,“五十文是身价,剩下的大嫂你给自己添身衣服吧。”
那妇女没想到卖了女儿还另外多落了几十文,高兴得直落泪。
“孩子孩子你就跟上他们去吧,你也看那到了,这小娘子是好人,不会亏待你的,你一定好好伺候她——”她拉着女儿小手嘱咐了又嘱咐。
这时代买卖人口很常见,所以在场的妇女们纷纷羡慕小哑女的母亲好运来了,一个残缺的女儿卖出了好价钱,她们家好生生的女儿卖给大户人家做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