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法海这样做,分明是冥顽不灵,很难成佛。
但是济公却点点头,哈哈一笑,对着法海双手合十,随即飘然而去。
因为法海刚才在发世俗菩提心。
修行人首先要做的便是发世俗菩提心,度化无边无际的众生为修,以所发的菩提心随时随地来调伏自心。
发心之后便要回向,回向就是以所修的功德来求愿的目标,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所发菩提心越博大,回向的难度自然就越高,所需的功德也就越多,所发菩提心目标得以实现,即便实现了一部分,修业便能精进。
发菩提心是佛道修行重要的起始,回向则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
除了发心回向之外,修行人还要行菩萨六度,菩萨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此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向彼岸。
从宽泛的角度来说,佛门修行的方法便是如此,当然细说就相当复杂了,不再赘述。
这么看来,佛门修行和修道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