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百姓岂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没错,正是如此!”
“却不知官家会让谁担任北伐主帅?”
“这还用说,论威望论资历,能担任北伐大帅的,只有左相的紫岩先生德远公(张浚)和担任右相的安侯公(陈康伯),史直翁(史浩)虽为帝师,但年龄资历威望稍逊,虞允文虽有采石大捷,但年龄不够,所以以晚生看来,这北伐主帅必在张、陈二公之中选择。”
“卿言大善,我与你心有戚戚焉。”
“不瞒诸位,在下心中不禁生出万丈豪情啊,想去年生擒金国皇帝,如今这北伐之声风起云涌,没想到你我有生之年,能见到王室北定中原,正是大善啊!”
“是啊!是啊!”
……
以上的谈论处处皆是,尤其是在太学生周围,简直将北伐成功视作必然。
而且无论是张浚还是陈康伯,要威望有威望,要地位有地位,要能力也有能力,仿佛无论是谁率领军队北伐,必然令敌人望风披靡,收复失地只在指掌之间。
但在临安府一处隐秘的小院在内,却有不同的看法,
前右相汤思 退虽然被贬斥,但是根据大宋优待文人的传统,他被授予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