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信用价值的宝钞,更不是不仅不赚还亏本的铜钱。
大明为什么要以铜来铸币,原因很简单,银子少呗,少到影响到百姓吃穿住行,只好退而求其次的用铜来做一般等价物。
所以铜在大明一直是战略物资,百姓不能私藏,否则要治重罪。
但是铜这东西可不是稀罕物,各地经常有不法者私自造铜钱,毕竟造出来就能当银子话,而且成本要比户部不知低了多少。
刘鸿渐所设想中的货币是要以白银作为支撑的,发行货币的面值必须等于其实际价值。
这实际价值就是以背后等额的白银储备为支撑,发行多少货币就必须有多少的白银储备,基础货币发行量就是投放社会的货币量,就必须有与之等额的黄金储备在背后为支撑,否则会发生货币贬值。
说白了世界上的金银是不会变少的,其根本便是遵循着质量守恒定律。
而之所以选择银本位而不是金本位,最大的原因是大明境内的金矿实在太过稀少,而且品位都不高,开采的话基本就是得不偿失。
相比之下白银就要好上许多,而且刘鸿渐知道海外哪儿有银矿来作为补充,他即将去东瀛便是想去一探究竟。
铸币自然要做成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