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户部尚书倪元璐也发言。
其余几位阁老也皆是附议,这倒是让崇祯和刘鸿渐深感欣慰。
现在内阁的七位阁老虽多已老迈,但其战略眼光都很独到,虽然也是读四书五经出身,却并不像其余诸臣般迂腐。
此事若在朝堂之上廷议,估计现在早已吵翻了天,刘鸿渐甚至都可以想象,肯定会有不少文官大呼背信弃义之辈不足以谈合盟之事云云。
听完诸位阁老的意见,崇祯并未下定论,而是看了一眼刘鸿渐,示意他也说下。
也不知从何时起,似乎这已经成了习惯,一些关乎大明的大事,崇祯听完内阁的意见后,往往是还要等刘鸿渐发表完意见才下定论。
而刘鸿渐的意见往往又得崇祯青睐和看重,似乎……他安国候已然凌驾于内阁之上。
不仅倪元璐微微皱眉,连内阁首辅郑三俊也是深感不安。
“皇上,这盟必然是要结的,但结盟还不是当下的紧要之事,那察哈尔部自己已经自顾不暇,就算结了盟,他们才能有多少士兵?
只不过倒是可以借结盟一事,多从察哈尔部购置写军马,而且,这价格也可以压的低一些。
再者,为了防止其做墙头草,此事还要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