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见过,而且还用过。
他十几岁的时候,孤儿院为了节省开支,烧火用的煤球皆是用这玩意儿手工打制。
从煤球厂买来用机器粉碎的煤粉,掺入少量黏土以水和之,把煤球机放入煤泥中用力下压,直到煤泥充满煤球机体,然后在木头沫子里蘸一下。
在空地之处用力压煤球机的头部,一个新鲜的煤球便被打制出来,在晴日里晒上个两天,便可以生活取暖了。
而另外一张图纸便是煤球炉了,这个东西更简单,无非就是做出个中空有底盘的模具,以铁水浇灌之,然后由匠人打磨。
听了刘鸿渐的解释,一帮子铁匠、铸匠皆是目瞪口呆、惊为天人!
侯爷不是军人出身吗?怎的还懂俺们铁匠的手艺?看侯爷这阵势,侯爷难道还用过这个叫煤球机的东西?
不得了!不得了!一群人甚至忘记了言语,皆是看着刘鸿渐眉飞色舞的讲解着。
“有谁有信心把这玩意儿做出来?”讲解完,刘鸿渐说道。
其实刚才讲解时,几个识字的匠人已经看了图纸的分解说明,虽说都是简体字,但明末时大部分字皆已与现在无异。
这玩意儿难度最大的便是煤球机的机体,煤球机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