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打仗,他已经把随行的人精简再精简,仍然有八千多人。
毕竟是皇帝嘛,并且明朝祖制有规定,皇帝出行仪仗、侍卫一应人等,规格起码要在两万人的,否则实在有损大明天子之威仪。
但刘鸿渐可不管那么多,不管大明军队士气如何强盛,都不能带上这么一万累赘。
土木堡之败何以被人一锅端,其中有一个原因便是累赘太多。
而且先乱阵脚的反而是这些累赘,战阵之上,只要有一拨人跑路,很可能便会引起整个战争的大溃败。
更何况是代表着大明威严的皇帝
士兵们可不认识那许多人,他们只知道这些不会打仗的家伙是大明天子的侍卫,侍卫跑了,就代表皇帝跑了。
皇帝都跑了,他们还打个毛线
刘鸿渐据理力争,坚持要把皇帝的随侍、仪仗等一应人等,压缩在三千人以内,并且不打算退让。
考虑到崇祯的病情,这些随侍人员中包括太医院的诸多太医,以及所有有可能用到的药材、古方等等足足拉了十几车。
一番劝导,把好不容易能出去风光一把的崇祯大叔搞的灰头土脸。
最后还是崇祯妥协,按照刘鸿渐的意思把天子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