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可培养的中级将官只百户便有六千,千户六百余,再以上游击、参将、副将、总兵……
凡是不识字、不懂兵法、火器者,皆是武学堂的培养对象。
但是,由于武学堂是初建,各类设施、科目、教谕等都跟不上,第一期生的名额只有两千位。
这两千位生源从哪儿选、怎么选都是问题,这个倒也还好说,毕竟只要是军队的事儿,下命令就是了,大不了给各地摊派名额,由当地的军事长官自行挑选。
最大的问题是勋贵,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群丢了银子、失了土地的勋贵们。
这群勋贵虽然看似一无是处,但是嗅觉却极为灵敏,武学堂既然是崇祯下令所办,还耗费这般大的精力,那么如果自家孩子入了这武学堂,想必毕了业后定然可以从军,而且至少都是军官一级。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勋贵们一个新的上升阶梯,五军都督府本是勋贵们的大本营,被崇祯撤除后,勋贵们便彻底成了富家老爷。
可远离朝廷、远离皇帝、又对帝国再无一丝牵连与贡献,谁知道朝廷能养他们到什么时候。
这是个机会,一旦抓住了,家族说不定可以再次崛起,祖上凭着大刀长矛立下功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