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的开校仪式结束后,宋应星、徐骥等一众山长、教谕马上忙活着给一众弟子安排科目、食宿,而刘鸿渐则也没闲着。
工学院的隔壁——讲武堂的开校仪式也是今日,而讲武堂的两千弟子早已恭候多时。
与工学院不同,讲武堂在建成之处,便是为了给大明军队培养中级将领的,第一期生大多数所谓弟子更是刘鸿渐的粉丝——来自京营、边军、各地驻军的百户、副百户、甚至千户长官。
刘鸿渐甚至不用如在工学院时去鼓舞这群老兵的士气,在边军、京营之中,刘鸿渐本就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他南征北战而战无不胜,为边军提升军饷、改善伙食、装备新式武器,更帮他们打通了武官封爵的通道。
特别是边军之中,得知刘鸿渐开办讲武堂是为了提升他们的统兵能力之后,更是积极得不得了。
边军驻防边关,大部分中级将领甚至未来过京城,作为军队系统的原班人马,讲武堂自然是全免费制。
此番讲武堂的开校仪式除却兵部尚书来捧场之外,太子朱慈烺也得了崇祯恩准再次莅临西山。
两年的时间,外加上有了几个月的监国经验,十七岁的朱慈烺已经显得沉稳而成熟,在刘鸿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