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所外,此前西山各工坊以及此后将要开发新工坊,皆为文书签订人之共有资产,每年盈余皆按既定之比例参与分成。
讲武堂、工学院虽非官身但却胜似官身,特别是讲武堂,假以时日便是大明军队的骨干,而军械所负责研制的更是国之利器。
此是红线,再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逾矩。
文书还写明,刘鸿渐负责把控总方向,对西山商合之要事有一票否决权。
顾家和蒋家负责研发和生产,英国公、黔国公、诚意伯负责渠道和销售,前两者负责国内,而诚意伯负责海外,一南一北一海外。
文书一式七份儿,刘鸿渐、崇祯(皇家)、英国公、黔国公、诚意伯、顾家、蒋家各执一份儿。
刘鸿渐在第二个空位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了手印,而最前头空出来的位置三人不言而明,张为先、沐天波、刘孔昭接过笔在后头照做。
敲定了此事,刘鸿渐摆了一桌宴席算作庆祝,至此西山商合成立!
吃完了酒宴刘鸿渐也不耽搁,送走了三人后便着人备马去了京城,虽说问题不大,但最后拍板的还得崇祯来。
他们六个出人、出力、出技术,负责所有的事项,而皇家却只需盖个章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