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厌倦了刀兵,民心思安,此是其二。
朝鲜国偏居东北,自大明出兵需要度过数条宽阔的河流包括鸭绿江,其补给线也会十分漫长,大明连年大灾本就缺乏粮米,国力不支,此是其三。
包括内阁首辅李邦华在内,几乎所有的朝臣一边倒的上奏疏提议大明按兵不动、休养生息,待年后从长计议。
代父监国的朱慈烺哪里经历过这般大事,当即便请出了已经白发苍苍的崇祯。
崇祯自然知道朝臣们的忧虑,事实上他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凭良心,三百年来朝鲜国是对大明最敬重、也是最听话的藩属国,向来是大明说往西李氏朝鲜绝不会往东。
丁卯胡乱、丙子胡乱导致朝鲜国屡遭屠戮,身为宗主国已经令崇祯过意不去,而区区一建奴余孽,竟又打了大明朝的脸。
崇祯刚得知这一消息时便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只是朝臣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近两年安国郡王刘鸿渐用兵虽然百战百胜,可数次大战之下,只抚恤赏银前前后后发出去不下五千万两。
大明举国上下皆思安定,民心不可不考虑,更何况听闻那代善背后还一个罗刹国?
崇祯思虑再三并未听从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