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一个普通百姓家的长辈过世都要有一整套的规矩,更别提是皇帝的葬礼。
明朝国丧沿用周礼,皇帝驾崩后朝臣服丧二十七日而入葬,二十七日之内,新帝对朝臣的奏折,不能用朱笔批示,一律改用蓝笔,称为“蓝批”。
各部院衙门行文也要改用蓝印,服丧期内,各寺观必须鸣钟三万次,诵经和吊唁活动也连续不断地贯穿于整个丧期。
自皇帝驾崩之日起,第二天在京城上班的官员要统一穿戴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三天之后,官员们需要从素服换成成服。
且每日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进行哭丧和吊灵,而这个程序需要一直持续到皇帝下葬才能结束。
文武官员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不准吃肉一个月内禁止嫁娶。
这还只是国丧期间,待出殡那日则更是麻烦,其程序之多礼节之繁杂只听了一会儿就令得刘鸿渐头皮发麻。
“皇爷,再有一刻钟大臣们就该来吊灵了。”庞大海在一旁提醒道。
“若无他事,我便先回西山了。”刘鸿渐放下手中的参汤,又对崇祯大叔的棺椁磕了三个头后起身道。
他对崇祯大叔的敬意没人怀疑,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