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舍得的,大不了本王再出海去抢点。
华夏子孙哪哪儿都好,只有一点让人诟病,就是有了钱都喜欢屯着,要么存银行要么买地产,殊不知钱只有流通起来才有其价值。
后世还好,毕竟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有能力调动内需盘活市场。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若不是他搅屎棍般的来回折腾,现在大明五分之四的银子都在勋贵贪官地主奸商手里攥着,这群人宁愿银子发了霉也要扔在地窖里。
导致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过少,物价因此上涨,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按照刘鸿渐最初的计划,本来就是要将国库里的银子花出去,修路也好大开工坊也好,刺激百姓生产的同时,把银子撒出去。
百姓有了银子,才能有能力买东西不是?这样西山商合乃是其他商户才有生意做不是?商人有生意做,朝廷就能收商税不是?
这么简单的经济学道理,小朱不懂,那些个活了大半辈子的朝臣都不懂?
他可不信,但也懒得去计较。
自宫里回来后,刘鸿渐依旧呆在西山陪老婆孩子,以至于朱慈烺在宫里摆宴席宴请百官他都没去,他不是不喜欢热闹,而是不喜欢跟一群大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