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也总因为这事儿那事儿都给耽搁了,直到崇祯临终前,还跟朱慈烺念叨待时机成熟,定要改制科举云云。
崇祯的想法很简单,遴选出来的要是真正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做些酸诗的腐儒。
朱慈烺的想法更简单,父皇肯定是对的,刘兄既然是当是人,他为大明做出那般大的贡献,所思所想定然是为大明长久计,他肯定也是对的。
所以,他只需要采纳意见就行了。
只是科举改制可不是京营改制,科举到如今已经实行了一千年,科举制度早已经刻到了天下万民的心中,读书人更以科举为奋斗目标。
真要拿科举下刀,势必面对是天下读书人的怒火。
“咱们只是改制,又不是取消,况且皇上若真下令取消科举,臣可是第一个不答应的。”刘鸿渐沉声道。
科举制度从长远来看,实在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可以这么说,在取仕制度上,华夏民族远超西方一千多年也毫不为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贫苦百姓对于上层阶级的质问,而科举制度便是平民的上升渠道。
这条上升渠道实在是太重要了,即便是放到现在也依然如此,刘鸿渐倒是没有说假话,倘若朱慈烺一怒之下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