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称呼,江宁地处长江以南,每年都会刮几场台风,从江边渔民到城里百姓,都练就了一身看天色便能预知台风的本领。
似乎是发觉自己说错了话,侍女又慌忙的解释道:“不过殿下不用担心,府上房子结实,不会吹塌的,顶多瓦片飞走些……”
侍女说话声音越来越小,似乎是觉得自己越描越黑,低着头等着被责怪。
胤祚心道,怪不得下人们都在房顶绑草席,原来是怕瓦片飞出去。
接着他又有些担心的问道:“飚风一来,城里百姓受灾的不少吧?”
侍女见没被责怪,有些开心的笑道:“殿下放心,江宁每年都要来几次飚风,城里的百姓们都知道如何防备的……只是渔民们受灾会重些……”
胤祚点点头,心道江宁也不临海,等台风吹到了,其威力必然已经减弱许多。
而且大清没那么多电缆电线,也没高楼大厦广告牌,危险因素也少上很多。
江南民居大多是砖木混建,最高只有两层,不易被吹塌,而住在木房中的百姓们,也会在官府的安排下,集中躲避,海边的渔民们也知道去山洞中暂住。
所以,只要不来几十年一遇的台风,百姓就不会有多大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