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收录大概300篇文章。
而按照某些不成文的潜规则,这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必须得出身自京城和沪城。剩下来的名额,每个省能分到15个就算相当不错了。至于东瓯市这种三线小城市,1到2个名额,已经是市教育局或者说市宣传部门所能争取到的极限。
在这种大环境下,能不能获奖,个人能力已经是次要因素。
是否有人能在中间说上话,才是关键的关键。
所以这一世的林淼,无疑是幸运的。
要不是凑巧捧出一个全国知名的作家老爹,要不是刚好和一个在京沪两地文化圈都能说得上话的丁少仪攀上关系,他这次的比赛,最多也就止步全市二等奖。
丁少仪带着林淼来到沪城,头天下了飞机,就马不停蹄地带着林淼拜访了几个在沪城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很说得上话的文坛耆老,然后毫不藏私地把林淼拿出来跟众大佬们一起分享。
好在林淼上辈子勉强也算吃过见过,遇上这种场面,基本还算不虚。当一句句“我在一本书上看过爷爷的文章”、“原来奶奶就是写了那个什么什么的大作家”、“我长大之后以一定要成为像爷爷奶奶一样厉害的作家”之类的无耻之言,被林淼用一种更无耻的天真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