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淼花了十几分钟时间,才把报纸上关于他的长篇报道逐字看完。
读完后情绪还算稳定,并不觉得有多生气。
毕竟比起十几年后网络上那些断章取义、指鹿为马、张口就来的文章,《曲江南都报》的这位名叫袁佳洁的记者,看来还保留了些许做人底线和职业良知。即便文章中攻击林淼的判断大多属于臆测,但她好歹也给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文字表达上,也不算一口咬死,最多只能算作诱导社会舆论,煽动社会情绪,而不是自己私设法庭,直接定了林淼的罪。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是科教兴国的基础,是改变命运的通道。教育的纯洁性不容抹黑,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更不容某些所谓特权人物的践踏!神 童是否真的有那么神 ,必须经得起社会的监督和时间的考验,而绝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说了就算。否则以神 童之名,行教育欺诈之实,便是对国家教育体制乃至国家法律的公然挑衅,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公然掠夺,是对其他群众正当权利的公然无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为社会公正,神 童的问题有必要查清楚;而神 童背后的‘造神 者’,则更需要全社会对其加以重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