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是科举的第一步,沈瑞又是沈家的希望,长辈们对于此事依旧很关注。
至于为什么是三老爷盯着沈瑞应试之事,而不是王守仁这个老师,那是因为过了二月二,王守仁就携了继妻何颍之回乡“养病”去了。
沈瑞之前的课业,王守仁始终盯着,对于学生的水平心中有数,县试、府试都是无碍的,院试不出意外也能过,并不担心什么。
倒是沈瑞自己,因身边人起点太高,不敢再像过去那样想着过线即可,对自己倒是越来越严厉。
三老爷这些曰子陪着沈瑞读书,看出他的要强,便也有心帮侄儿一二。
只是沈瑞的功课尚可,县试又不是学政主考,都有县衙礼房出题,不好押题。至于使手段从县衙买题,又不至于也不屑如此。
他思前想后,不担心侄儿的作文水平,倒是担心他不适应考试节奏。
因此,他便根据县试水准,自己出了一套考题,打算设了个小考场,让沈瑞假装考一次。
沈瑞听了,莫名惆怅,这不就是模拟考试么?上辈子高考时,每月考一次,大家都熟啊。
因县试天不亮就点名,考生提篮子进场,三老爷便也知会徐氏,给沈瑞准备了提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