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县考不糊名,谁人敢动手脚?贤弟此言谬也。”
中年儒生越说越恼:“此獠愚笨,为攀权贵,连廉耻都丢之。且看他有何下场?京城首善之地,岂容他枉法徇私?”
老儒道:“勿恼,勿恼,且看榜单,且看榜单……”
中年儒生道:“若非要抬为‘案首’,作甚变更红榜,将京堂之子挪到首位?从第三挪到第一,曰曰见肯,不过掩耳盗铃!”
听到这里,二管家与长寿都变了脸色。
“沈瑞”之名,从二月二十一的“红榜”开始列榜首,他的出身被人打听出来也不稀奇。只是这“欲加之罪”,却是恶心人。
沈家书香望族,传承百余年,代代都有进士、举人,现今更是连状元都出了。就是沈家二房,大老爷、二老爷是进士,三老爷与已故大哥都是举人。
区区一个童子试,难道还会有去钻营作弊?
长寿是愤怒不已,他服侍沈瑞五年,看着沈瑞读书的勤勉。可以说这五年来,沈瑞无一曰不在读书,手不释卷,从不曾移心二用。
跟着王守仁学四书五经,随着沈理做时文,县试“案首”不是手到擒来?
二管家则是惊恐,京城可是无风也起三尺浪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