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章还差火候,今年院试多半没戏,再学习一年明年差不多。
没想到幼子勤奋刻苦两月,竟然是过了院试。
这边她正要打发让往沈宅报喜,就见沈宅报喜的人过来。
听闻沈瑞得了院试“案首”,小徐氏倒是并不意外,反觉得本该如此。
想起丈夫说过儿子文章还欠火候的话,小徐氏心中对沈瑞满是感激。这两个月,幼子可是将“瑞表哥”挂在嘴上,对上沈瑞在应试上的指点,也同父母兄长提过。
那些应试的技巧,并非是沈瑞独创,有些是沈家的传承。
书香门第,都有差不多的传承。
何家出仕才两代,祖上贫寒,差的就是传承。
沈瑞能不藏私,教导给何泰之,足以令小徐氏感激不已。
就是何学士也曾跟妻子赞过:“有大毅力者多有大志向,沈家后继有人矣若有次女,当抢来做女婿,可叹可惜了”
小徐氏都能看到沈瑞对何泰之的帮助,更何况何泰之本人。
“若是没有瑞表哥这两月指点,儿子肯定过不了,这回瑞表哥又是三元,,娘可要准备份厚礼贺喜答谢”何泰之穿着小号版的儒服,凑到小徐氏跟前道。
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