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本是乡绅人家,祖上也曾风光过,只是近些年子弟不成材,之前将女儿嫁给并不富裕却有功名傍身的沈清,不过是为了投机,嫁妆也给了不少出来。等到沈清病故,两个外甥还小,白家就变了嘴脸。
还是沈琰站出来,央求了沈清的几位故交好友,里里外外张罗,艹办了沈清的后事。
自打那个以后,白氏就心安理得地倚靠起儿子来。
除了见娘家人贪婪,怕家产被占了去,非要搬到松江府去投奔沈氏族人之外,其他的事情白氏都是任凭儿子做主。
早年兄弟两个年纪小,家中生计也窘迫,白氏尚且安安分分的,除了爱哭些,并不使什么小姓子;可如今兄弟两个年纪大了,有了功名,家底也积攒些,白氏就开始不安静起来。
沈私下劝了几次,白氏应的好好的,过后还是不改。
沈琰却是看透白氏那点小心思,不过是担心长媳进门,怠慢了沈,想要将家事抓在手中。若是这样她能心安,沈琰也情愿不计较,可前提是需要正经过曰子。
不过这半年看过来,白氏这些年只长了岁数,没有长心计,不是有成算的,什么都是想一出是一出,也没有节俭的心思,真要让她管家理事,这个家的好曰子也过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