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松江去享受沈氏族亲的庇护就显得恬不知耻。
在京的好处虽显而易见,可是凭自己的资质,不是一科两科的事,沈琰想了想,道:“明年就是乡试之年,等乔家出了孝期,乔氏进门后,咱们就回南京吧……”
白氏闻言大惊道:“那怎么能行?明年是乡试之年不假,可后年不还是会试?去年大哥都没有上京,耽搁了三年,正好应下一科,风风光光中了进士,别说沈家、乔家无人敢再轻视咱们娘几个,就是你弟弟说亲也体面……”
说到这里,她不免又带了埋怨:“照我看,大哥去年就不该听乔三老爷的话,白白耽搁了一科。要不然现下做进士,早就成了县尊老爷,何苦还要早晚带学生赚几个束修银子……”
白氏言辞振振,沈琰听了却是哭笑不得。天下读书人多少人,进士三年才出三百,想要考中谈何容易?
想要让家里早曰改换门庭的话,指望他还不如指望沈琇来得快。
想到沈琇,沈琰想要离京的心思又生反复。
书院里的田山长颇为看重沈琇,也指点过几次,即便如今没有正式列入门墙,可瞧着意思也不远。这世上师生也需要缘分的,田山长是出身书香之家的大儒,又是京城老户,桃李纷纷,沈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