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爷不屑扯谎,依是理直气壮道:“小侄与表妹志趣相投,情难自禁,还请孙伯父成全。”
他选择了十三岁的小表妹,放弃了许婚五年的孙敏娘,当时当地没有半点愧疚。
他一个少年举人,本就当匹配仕宦之女,举案齐眉;娶了商户女做妻子,难道要坐在一起打算盘,算计铜子多少么?
在他看来,即便自己放弃这门婚约,以孙家的万贯家财,孙敏也不愁嫁。自己老父又视孙敏如亲女一般,以后自然会照拂,根本没有必要非要娶进家来。
婚姻大事,还是门当户对的好。何必明晓得母亲不喜,还强作亲事,闹得大家都不痛快。
孙太爷听了这一句,就去了沈家,退了这门亲事,带走了孙敏,“成全”了他。
他心中来不及窃喜,就被三太爷打了一个耳光。
“不孝不义”,父亲只骂了他这一句,而后就再也没有正眼看过他。
他满心委屈,去跟大老爷诉苦。
大老爷提了一件事,他才晓得两家的婚约可以追溯到更早。
原来他三岁时,孙太爷就曾在京城小住过,三太爷打算将他送给孙太爷做儿子,孙太爷因沈家子嗣来的艰难,三太爷当时也只有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