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案前的刘瑾再次把焦黄中的卷纸凑到小皇帝面前,用极小的声音道:“皇上总不好让重臣老臣寒心呐。”
寿哥抬笔点了,刘瑾心下一松,刚张开口,又愣住,其上却写着,二甲第七。
二甲第七也罢,刘瑾咂咂嘴,要说焦芳这儿子也是真不中用,会试就是强行提到百名的,这殿试能争到二甲第七已是舍尽了他爹和他刘祖宗两张老脸了。
不过,这前面呢?
寿哥也似斟酌了许久,到底没碰胡缵宗的卷纸,而是翻了翻,将庞天青的卷纸翻了出来,他原也在前十之列,被点了二甲第五。
刘宇之子刘仁点二甲第四。
其余则将原本就在前十的邵锐、黄芳点了二甲第二第三,欧阳重第六。
刘瑾那边报完二甲前七,殿试前十便齐了。
寿哥把笔一扔,往椅子上一靠,道:“余下就依你们先前排序而定。拟旨,状元、榜眼、探花,按例授官。此外,今次殿试,诸贡生对策多有上佳之作,皆是栋梁之才,特授殿试前十,即至二甲第七,翰林检讨之职。”
此言一出,众人皆愕然。
英庙之后,一直是一甲直接授官,哪怕是二甲头名,也要同其他进士一般考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