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左侍郎查直隶、宣府内外勋爵、指挥使、武官庄田。
刘瑾没能在这场清查里发挥余热,未免不甘心,他与他的智囊团焦芳、张彩等人,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个利国利民自以为又十分温和相比于重枷的新刑罚。
以“富国”为名,罚米输边。
说是新政,其实也是老瓶装新酒,这罚米之法太祖时就有,成祖时乃成定例,只不过大抵是死罪之下,增罚赎罪米,多半就近缴纳,也未次次输边。
而到了刘瑾这里,指定的收米地点均是九边,由被罚官员需自行想法子将粮米运送过去。
罚米数量从二三百到二三千不等,而且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标准什么罪罚多少,因为本身,罪名就是五花八门,甚至是欲加之罪。
得说,这罚米输边的策略,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边关运粮难的问题,尤其是边关如今盘查下来,粮仓情况非常不乐观。
但究其本质,还是刘瑾要打击朝臣他挑了不少政敌下黑手,从正二品的尚书、都御史到正七品的监察御史,不论高官小吏,一律罚之。
对于一些清廉的官员来说,罚米本身也没比重枷轻多少。
此时京仓粟米六钱银子、小麦七钱、粳米一两、糯米则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