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朝天宫,在南诏镇宫前街,俗称天后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荒废。清康熙间以旧址重建,只有门楼、正殿。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定为祀典庙。
乾隆七年(1742年)增建妆楼于正殿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增建戏台于庙前。
嘉庆十一年(1806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先后重修。
庙坐西朝东,进深32.5米,宽10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门楼、拜亭、正殿、后阁楼组成。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抬梁式,为十三檩前步廊,重檐歇山式。
明间斗拱为二攒三层,一斗三升式,柱为八角梭型石柱,直径为0.32米,柱础为八角青石雕花式。屋顶瓦当滴水为琉璃。
后阁楼为单檐悬山顶、染架为十一檩卷棚式,窗为云纹石雕,保存完好。
庙内保存清乾隆七年修建碑刻一方。
乾隆十年(1745年)刊刻“历朝封天后娘娘祀典”阳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2米,宽1.76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刊刻“天后圣母本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