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认为“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
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
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
也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
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元好问《论诗绝句》:“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碔砆,像玉的石头,即璞石、石包玉)。
南漳板桥镇雷坪董家台一带所产的一种石头即为拉长石,采掘此石后经加工,呈透明状,光泽好,有史书中关于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绿松石早在石器时代晚期已被我国古人所饰用,春秋时期宫廷玉工不可能不认识它。
“蓝田玉”(陕西出产)色泽好,比绿松石韧性强,古来已出名,但质地不如斜长石,古代运用广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样“物以稀为贵”。至于翡翠(中国古为鸟名,后借指碧玉)之说就不足信,英国著名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