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上的产量很高,找到“金丝玉”类原生矿的概率是很高的。
散落地表的“金丝玉”只是玉髓类矿产总体储量的冰山一角,“金丝玉”即使现在差不多捡没了,但必然存留在一些收藏家的手里,这个总量一定非常巨大。
“金丝玉”是在火山喷发所造成的热液环境中产生的,这并不是一个罕见的地质现象。
也就是说,全世界不可能只在戈壁滩有这个东西。
比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历史上就曾是火山喷发非常活跃的地区,而张专家曾经在这些国家见过跟“金丝玉”差不多的饰品,一个吊坠的价格大概在两三百元人民币。
所以,张专家认为,“金丝玉”根本不值得收藏。
但余俊并不是一个任由命运摆布的人,你张专家说不行就不行了?你算老几?
余俊也请来了玉石方面的专家来看他的作品,终于,也有慧眼识珠的专家帮他说话了。
这个专家姓王,他认为,尽管“金丝玉”不属于真玉,但不可否定的是,它确实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质,如多变的色调、漂亮的颜色和柔和的光泽。
黄色的真玉非常稀缺,中国自古以来又是以黄色为上,这也是为什么田黄在清代以来被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