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勋一笑,说道:“少岛主,你可知这汤碗有什么来历!”溥勋这样问,本来是笃定了张九奴不会知道,这被用来盛汤的物件儿是个传了一千好几百年的宋代名窑!
谁料想,张九奴一笑,说道:“这是宋代定窑的薄胎白瓷,也是千年前的物件儿了!虽然岛上也有个几十只,但是也是只有贵客盈门,盛大节宴的时候,才会使用的!”
说着,一招手,将端着瓷碗的岛民叫了过来,随手拎起筷子,在大白碗上敲了一下,一声悠扬的,如同编钟一样的声响,悠扬传出!
张九奴看着溥勋笑了笑,说道:”先生您听,这定窑瓷敲击起来会发出清脆悦耳之声,而且声音清长,如金石之声。另外,北宋定瓷胎体上,往往留有刀尖旋削修胎留下的刀线纹,俗称“竹刷丝纹”。定窑碗盘有“芒口”,是因为定窑盘、碗采用“覆烧法”,在烧制前必须刮去口边之釉,这成为定窑瓷的一大特征。“泪痕”是定窑白瓷的另一大主要特征。泪痕又叫淋釉,是烧制过程中釉在高温中融化流动而出现在釉面的一种蜡泪状痕迹,又像泥浆淋浇在釉面的流淌痕迹。由于定窑瓷器釉中加入了含铁量高的一种名为套土的黄土,在瓷器烧成后,胎与釉之间颜色不是一体,而出现了夹层,像是胎与釉之间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