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港公路向南劈开一片原始椰树林,延伸出约百多米后,就是规划中的主城区了。一个多月前的主城区才只有一套三间砖瓦房、十来间松木板房和大量的居住帐篷,如今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主城区内原本那随处可见的帐篷都被拆掉收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几套中国南方水乡地区常见的尖顶风格的砖瓦房屋。红色的砖墙、青色的屋檐,墙角边再配上热带地区快速生产的野花和藤蔓,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自然和美丽。每一套房屋的外墙壁上都用石灰水刷着“仓库”、“卫生所”、“食堂”、“厨房”、“宿舍一”、“宿舍二”等字样,显然经过这段时间的奋斗,首批登陆者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而在主城区的东南角落,则是一片杂乱的简陋木板房。这些房屋是给奴隶们居住的,房顶铺着蒿草和防水油布,房间墙壁上并没有开窗,门口挂着一道巨大的纱帘,用来隔绝蚊蝇的侵入。此时刚刚天亮,这些木板房的门口开始有三三两两的奴隶走出,他们全身都穿着厚牛仔布编织的衣服,头上裹着包头巾,几乎只露出两只眼睛在外面。这些先出来的奴隶们在门外空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便开始排队,几名八旗监工模样的科萨人倒背着双手,在队伍前走来走去,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看样子似乎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