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穿越众化学老师带着一帮学生开始了工业化生产硫酸的尝试。
虽然早已在实验室的情况下成功制备了大量浓硫酸,但是工业化生产与实验室制备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帮人首先开始研究的是耐酸材料,即耐酸砖和耐酸水泥。耐酸水泥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太大进展,不过耐酸砖却已经成功烧制了。河南玻璃厂、建筑材料厂的技术员们经过大半年的研究与试制,已经在数月前成功烧制出了一批二氧化硅含量高达70%的耐酸砖,经试验对各种无机强酸的耐姓都很强,完全可以应用在硫酸的工业化生产之中。
工厂的主要设备、生产线和厂房都是由宋强设计的。而政务院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程度,更是指令交通部技术力量最雄厚、经验最丰富的建设一局(目前一共五个局)承建,就是为了保障整个厂区建设和设备安装的质量。
宋强本人从未从事过硫酸生产行业,对于早期的生产硫酸方法的印象也只存在于以前在某份杂志上看到过的土法生产硫酸的文章。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和几名同事们群策群力,通过讨论、实验逐步还原出了工业制取硫酸的生产步骤。
第一化工厂的主要生产设备是七座生产塔,分别是第一至第四生成塔、氧化塔和第一、第二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