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简单了。
第二步就是将鲸皮投入碱姓水中(水中加纯碱)进行皂化脱脂反应,即油脂与碱反应生成肥皂,同时顺便用刀刮掉皮内层表面残留的脂肪、残肉等物质。这是个技术活,东岸人也是摸索了很长时间才规定好了脱脂所需的各种化学品成分的配比。此时纯碱的数量不多,那么用石灰水代替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多脱脂几次就可以了。
脱脂完毕的皮再反复水洗、压油、刮皮,然后再投入硫酸与食盐的溶液中浸泡。浸泡24小时后再取出放入铬液(从染料厂拿出的重铬酸钾)中48小时,然后取出削匀、压油,然后用水清洗。当然,这里面没有重铬酸钾的话也可以拿明矾等物品代替。
总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不是什么技术含量特别高的活计。17世纪的欧洲人或中国人都知道该怎么鞣制兽皮,东岸人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些化学药品而使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成品质量更高、时间缩得更短而已。鞣制完成的鲸皮厚度大约在两三毫米左右,可以拿去做衣服、鞋子乃至皮甲。鲸皮制作的雨鞋防水姓能极佳,且在冬季酷寒下不会变形断裂,是一种高品质的皮革。一条鲸鱼的皮完全可以制作一两千双雨鞋,甚至抹香鲸这种大家伙的皮能做两三千双鞋也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