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卸下剩余不多的一批棉布或金属制品,然后装上大批在东岸商站内等待多时的移民(立窝尼亚人)和雇佣兵(波兰人),再行返回西地中海,并在奥斯曼帝国的突尼斯港内停泊。
而在此之前,由剩余的七艘护卫炮舰(“大马哈鱼”号已于马耳他岛附近海域弃舰沉没)护航的东岸运输船队已经满载采购的物资和移民(主要是斯拉夫女奴)抵达这里一段时间了。两支船队汇合完毕后,进行最后一番维护保养和物资补给,然后便会扬帆,利用乍起的南风与近岸洋流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然后利用北大西洋环流经北大西洋、加勒比海东部、巴西东北部返回本土东方港。
此番还有随船而来的还有大量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一共百余人,都是东岸本土选派的拥有一定技术经验、同时政治上也合格的人才,甚至其中相当比例的是兵团堡35届的工程技术类毕业生。他们将被分散安置到士麦那港和苏伊士港(参与港口扩建)、伊斯坦布尔和埃迪尔内(指导修建公路)、卡法(修建矿区铁路)。这些都是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商业合同中的一部分,即东岸出部分奥斯曼无法生产的建筑材料以及技术服务人员,奥斯曼出普通劳动力和可以自行生产的原材料,双方一起在奥斯曼帝国内开展大规模的基建建设。